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今日精选: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 心内科护士聊“心肺复苏”的那些事

来源 : 健康界    时间:2023-04-07 12:09:01

近几年,突发心脏骤停的消息,常有耳闻。江西一球友在参加球队活动时,突然倒地,心脏骤停。事情发生后,其队友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呼叫救人,在隔壁球场踢球的另一名球员赶来进行心肺复苏抢救,与此同时,公园管理员也飞奔取来AED对其进行抢救。经众人合力救治,该名球友便恢复了意识,并被120送往医院脱离生命危险。无独有偶,浙江一中学的一名高一学生在出操时突然摔倒在地,心跳呼吸骤停。校医立即赶来,迅速开始心肺复苏并取来学校内设置的AED进行除颤,实施紧急救护,一直坚持到120急救车赶来。经过多方努力,该名学生终于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无论是球员还是学生,心脏骤停不会因人身份的不同而远离,而心脏骤停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肺复苏则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方法。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54.4万人猝死,院外抢救成功率仅为1%。

心脏骤停该怎么办?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六病区王颖和杜晓佳护士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生命的延续——成人心肺复苏技术”。


(资料图)

心肺复苏(CPR):针对心跳、呼吸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以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是抢救心脏骤停这一直接威胁人类生命急症的主要手段。

现场发现有人突然倒地,确定急救场所安全后,立即检查患者有无反应,就近呼叫救援或者拨打120!判断患者呼吸和脉搏(非医务人员只判断呼吸即可),一旦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异常(停止、过缓或喘息),施救者应高度怀疑心脏骤停,立刻实施心肺复苏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时短暂的、全身性的抽搐可能是心脏停搏的首发表现。

一、C:胸外按压的注意事项

1、患者平躺于硬板床或地上,不可放置于软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暴露胸部。

2、按压部位:双乳头连线中点。

3、用一只手掌根部置于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叠放其上,双手十指紧扣,以手掌根部为着力点进行按压。身体稍前倾,使肩、肘、腕位于同一轴线上,与患者身体平面垂直。用上身重力垂直向下按压,力量、节律均匀,按压与放松时间相同。

4、按压频率100—120次/分,按压深度5—6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与放松比大致相等。但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按压暂停间隙施救者不可双手倚靠患者。

5、尽量避免胸外按压中断,按压分数(即胸外按压时间占整

个CPR时间的比例)应≥60%,可多人轮流按压。

二、A:开放气道的注意事项

颈部无创伤的患者可以采用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对怀疑有颈椎脊髓损伤的患者,应避免头颈部的延伸,专业急救人员可使用托颌法开放气道。

(一)仰头抬颏法

1、判断患者颈部无损伤,必要时将

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咽分泌物,取出活动性义齿。

2、用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一手置于 患者前额,把额头用力向后推,同时另一手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颌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让头部后仰,勿用力压迫下颌部软组织,避免造成气道梗阻。头部后仰的程度以下颌角与耳垂间连线与地面垂直为度。

(二)托颌法:将手放置患者头部两侧,肘部支撑在患者躺的平面上,托紧下颌角,用力向上托下颌,如患者紧闭双唇,可用拇指把口唇分开。如果需要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用面颊贴紧患者的鼻孔。对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患者,此法更安全,不会因颈部活动而加重损伤。

三、B: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项

1、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深吸一口气,

屏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

2、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使患者胸廓隆起,每次约 500~600ml潮气量。

3、心脏按压与吹气比率为30:2;尽量减少按压中断,若必须中断,时间不超过10秒;避免过度通气(通气次数过多,或呼吸用力过度)。

4、30次胸外按压加2次吹气为一个循

环,连续做5个循环(以两次吹气后结束),判断自主呼吸及大动脉

搏动是否恢复、观察瞳孔有无缩小、光反射是否恢复,口唇、肤色、

甲床有无转红润及血压是否回升。

四、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

(一)医护人员:患者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恢复、收缩压≥60mmHg、口唇、肤色、甲床转红润、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恢复、自主呼吸恢复。

(二)非医护人员:患者意识恢复,心跳、呼吸恢复。

《2020 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成人基础/高级生命支持》仍然认为,非专业施救者在实施心肺复苏时,可进行单纯胸外心脏按压,单纯胸外按压(仅按压)对于未经培训的施救者更容易掌握,更愿意实施,而且更便于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

“人人都有被救的机会,人人都有救人的义务”,生命的延续——心肺复苏技术所需的只是“一双手”,每一个现场目击者都是施救人,都要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快速、有效地实施心肺复苏,直至急救人员的到来!

心血管内科六病区 王颖 杜晓佳)

X 关闭

精心推荐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