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家住浑南区的马阿姨因最近突然出现吐字不清、嗜睡、右侧肢体活动不灵症状,来到沈阳巿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和诊断,她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已经错过了溶栓治疗的最佳时期,马阿姨及其家人都后悔不已。据马阿姨描述,自己生病前发热、咳嗽了几天,家人都觉得是发烧造成的,但怎么就突然得脑梗了呢?沈阳六院神经内科鞠莹主任介绍,老年人尤其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发热、使用退热药大量出汗后,容易导致缺血性中风(脑梗死)。
1.什么是中风?
(资料图)
大脑就像身体的其他部位一样,需要从血液中获取氧气。当大脑的血液供应中断,脑细胞严重缺氧,损伤就发生了。随之而来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就叫中风。中风包括出血性中风(脑出血)和缺血性中风(以脑梗死为主)两种。其中,超过80%的脑中风是脑梗死。
2.中风的危害有哪些?
死亡率、致残率高:中风有较高的死亡率,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虽然可以存活,但大部分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时表现为痴呆,甚至发生严重的残疾,生活无法自理。
复发率高:中风经治疗后,约有半数可复发。此前患过中风的人,再次发生中风的几率是普通人的9倍。
引起并发症:中风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长期卧床,很容易发生肺炎、褥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到身体健康。
3.中风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等等。
4.中风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具备上述三种及三种以上危险因素者、既往有中风史者、既往有短暂脑缺血发作者,是中风的高危人群。
5.有危险因素就一定会患中风吗?
首先,有高危因素≠中风,一个具有多重危险因素的患者,是一种易中风状态,也可能一辈子无缘(幸免)中风。
6.如何快速识别中风?
“120”口诀:
“1”即看一张脸,看嘴巴歪不歪;
“2”即看两个胳膊,看手臂抬举时是否有一侧肢体不能抬;
“0”作为聆听,即听患者说话,口齿是否清晰。
7.中风的预防:
一级预防,主要是通过规范的生活方式控制以及高风险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控制,达到不发生脑中风的治疗效果。
二级预防,主要指的是患者已出现中风,通过规范对病情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避免中风再次发生、减少中风对身体产生影响的治疗效果。
三级预防,主要指的是在中风发病后,已存在部分脑中风后遗症,通过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以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同时避免致死性并发症发生,提高生存质量,避免脑中风复发。
8.突发中风,怎么办?
不论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的患者,最短时间内送到医院无疑是最好的。脑梗死的黄金急救时间是3小时,听起来似乎挺久,但去医院拍片子等时间都会算在内,真正留给家人咨询、犹豫的时间其实并不多!别拖!千万别拖!
【专家简介】
鞠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老年病科)科主任,主任医师
1992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历,沈阳医学院兼职教师。沈阳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成员,沈阳医学会健康教育分会委员,沈阳市职称评审评委专家库评委专家,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与感染学组组员,沈阳区域卒中专科联盟成员,沈阳市医师协会老年病医师分会委员。
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擅长各种传染病(肝病以及各种少数传染病病种疾病)及非传染性肝病(药物、酒精、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及治疗,曾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心内科、内分泌科研修学习,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长期承担医院神经内科病人的会诊工作。对脂肪性肝病、高代谢综合征有较深研究。近年来针对脑血管病、脑炎、常见脑病以及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的个体化和综合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先后在《中国医师杂志》等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辑《实用肝脏病诊疗精要》、《现代传染病诊疗规范》两部书籍。
出诊时间:每周一、周五出诊,2号楼2层4诊室
来源: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方建筑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